春到草原,万物复苏。
阳春三月,记者在西鄂尔多斯草原上看到,随着疫情逐步稳定,草原上到处可见忙忙碌碌的身影,当地的人们正在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乡村振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在深入采访中,记者不断被一些新鲜事儿吸引着、感动着。
今年51岁的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阿拉腾瓦其尔是当地的养殖大户,家里有5000多亩草场,600多只羊和10几头牛。家里三口人,独生子已在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工作,每年卖牛羊的纯收入就有40余万,不愁吃不愁穿,有一辆小轿车、一辆小货车。在嘎查里,他属于那种让人羡慕的“好活人”(意即生活舒适)。
可是,这个养了半辈子牛羊的“好活人”,去年突然请回了几个外地人,而且还把原来种饲草料的地种上了一些树苗苗,说是叫什么“钙果”。嘎查里的牧民对此非常不理解,纷纷说他放下舒服日子不过找难受、瞎折腾。
放着安安稳稳的挣钱日子不过,反而去冒风险做自己没做过的。阿拉腾瓦其尔也理解周边牧民们的这些说法,但他有他的打算。他现在的牧业生产规模已经触到发展的“天花板”,不可能再有大的增加,今后的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我才刚过50岁,在牧区还算年轻的,还有闯一闯的条件。我想发展一些新的挣钱项目,没准儿能走出一条更好的路子来呢。”阿拉腾瓦其尔说。
这两天,他和山西的果树专家在微信上详细聊了好多次,对70亩的钙果和16亩油桃进行了技术咨询。现在苗木长势很好,按照专家的预估,他家今年的钙果可以收入30万元左右。
牧民的育苗大棚
去年开春,阿拉腾瓦其尔还花了近两万元买了一把三弦、一把扬琴,家里接入了wifi,建了一个有乌兰牧骑队员参加的学习群。这段时间,他和妻子娜仁其木格每天宅在家里练习,玩得不亦乐乎。
与阿拉腾瓦其尔相比,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马鞍桥村的牧民白志明就“玩”得大多了。
2018年,他看到当地饲草料供应不足,同时牧民劳动强度大,养殖规模难以继续扩大等问题,在农牧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筹资500万元建了一个牧草饲料加工厂,将玉米秸秆、柠条、苜蓿草等8种原料加工成颗粒饲料。目前,加工厂的产量是日产15吨,每吨价格1300元。
城川镇副镇长王伟算了一笔账:以毛重50至70斤的绵羊为例,普通饲料育肥需90天,饲喂白志明生产的颗粒饲料只需80天,节省饲料钱50元。更重要的是,饲喂颗粒饲料将牧民单人生产力提升了4倍左右,也就是说,饲喂普通饲料现在每个劳动力可以养羊的数量200只到300只,颗粒饲料能达到800至1000只。这对提高当地牧业生产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
鄂托克前旗旗委书记辛晓瑞告诉记者,现在鄂托克前旗的牧民都开始认真思考养什么、种什么,怎么养、怎么种的问题了。
旗委政府为了更好地引导农牧民、服务农牧民,将原先每年年初召开的农牧业工作会议提前到前一年11月份开,会前派专人调研市场需求,会中请来农牧产品经纪人、外地农贸市场老板进行现场预测需求、签订合同。
“算精细账,应该是鄂托克前旗农牧业生产的一场革命。”辛晓瑞说。
牧区生活的单调和辛苦,让许多牧民的孩子非常迷恋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这些年,西鄂尔多斯草原上年轻的牧民子弟们在银川、呼和浩特甚至北京、深圳等地打工的不在少数。
他们每年年根儿回到草原,春节一过就纷纷回到打工城市,开始周而复始的生活。草原,只在他们醉酒后的歌声里一遍一遍地吟唱。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家乡的不断富裕和创业机会的增多,让越来越多的牧民子弟选择返回家乡发展。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草原上,巴尔斯走进自家的羊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饮羊、喂牛,打扫棚圈,虽然现在饲喂都实现了自动化,但由于养殖的牛羊数量多,也够他忙活好一阵子。
巴尔斯是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温贡牧业社牧民斯仁扎布的小儿子,今年刚刚30岁,是一个90后。2007年高中毕业后,他在驻北京的部队里服役3年,复员后在呼和浩特市一家民营企业打工,给老板当司机。
回乡青年牧民巴尔斯畅想新生活
虽然待遇也不错,工作也不累,但2015年巴尔斯还是谢绝了老板的多次挽留,决定回到家乡从事牧业生产。
“每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养殖也能挣到大钱,自己干总比给别人打工舒心些。再说父母年龄也大了,三个姐姐都在外地工作,需要我回来照顾。”巴尔斯说。
巴尔斯现在养着300多只羊、8条牛,还种着70多亩水地,去年的牧业收入20余万元。他今年准备结婚,女朋友是同一个嘎查的牧民女儿,两人相约要在草原上干出一番事业来。
20岁就离开家乡跑运输的宋建军,今年举家迁回了老家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这让他64岁的父亲宋培智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儿子离开时还是个孩子,现在他的孩子都17岁了。
这几年,老宋家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年纯收入30多万元。今年过年,老宋备了许多食物,原本准备请周边邻居好好庆贺儿子回乡种田放牧,由于疫情影响,只能作罢。
老宋的聚会计划虽然没能实现,但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心情。记者在采访中,他几乎每说一句话就要爽朗地笑一会儿。老宋说,这几年党的政策好,承包的草牧场又30年不变,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如今儿子回来接过牧羊鞭,继承草场承包权,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多好!
据鄂托克前旗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红艳介绍,2019年,全旗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近200人回乡从事农牧业生产。
“近年来,当地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和道路交通等持续改善,原先偏远的牧区现在和外界连接的越来越紧密,使创业机会不断增加,人口不断回流。同时,这些回乡的年轻人,也带回了发展的新理念、农牧业生产的新技术。”辛晓瑞说。
多少年来,在牧区,男人放牧养殖,女人操持家务,除此之外,牧民几乎再没有什么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这两年,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
今年55岁的苏雅其其格和其他牧民的妻子一样,多年来一直和丈夫一起,在昂素镇巴彦乌素嘎查放牧养殖。前几年,不甘围着锅台转的她学着当起了“月嫂”。
在牧区,伺候人的营生是大家瞧不起、没人干的。但倔强的苏雅其其格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反而把这件伺候人的营生做的风生水起。2019年1月,她通过考试,拿到了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管理中心颁发的“高级母婴护理师”职业证书,成了“高级专业月嫂”。
一年多来,她在呼和浩特、包头、锡林郭勒等地当“月嫂”,每月收入1万多元。不仅如此,她还带着五六个徒弟,兼着“月嫂”经纪人。由于她踏实肯干,又天生爱干净,找她当“月嫂”的人非常多。这两天疫情稳定了,每天都有好几个雇主发微信联系她,让赶紧去。
“凭本事吃饭,没有什么丢人的。”苏雅其其格说。
与苏雅其其格住在同一个嘎查的牧民斯庆达利,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牧民。今年57岁的她,前年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已在外参加工作,家里平常只有她和90岁的老阿妈一起生活。
丈夫去世后,斯庆达利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放牧种地样样不误,要强的她还学会了开拖拉机、改良种羊。这几年,她家的纯收入每年都在30万元左右。
斯庆达利家建了一个种羊改良站,为当地牧民提供优质的杜波种羊。她家现在育有100多只种羊,这些羊从人工授精到接生管护,再到饲养售卖,都是她一个人完成。每年仅卖种羊一项,就可以给她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
“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斯庆达利对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在鄂托克前旗境内的省道317一个服务区内,有一间大约300平米的屋子,在一般人眼中,这里应该是超市、饭店、旅店等营业赚钱的地方。记者在这里却看到,几位蒙古族中年人正在泼墨挥毫,写起了书法。
今年41岁的唐孟克,除了放牧养殖外,他还是当地远近闻名电焊工,手艺高超的他每年仅电焊一项就收入10余万元。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名画家、书法家。
牧民“书法家”书写家风家训
近年来,这里的牧民兴起了“家风家训”热,几乎每户牧民家里都在客厅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副装裱精美的家风家训,内容都是热爱祖国、与人为善、勤劳智慧、尊老爱幼等。
每隔半个月,唐孟克都要与同嘎查牧民阿拉腾布拉格等几人来这里,给牧民书写“家风家训”,顺便切磋下技艺。
“我们不靠这个挣钱,只是想让牧区生活增添一份艺术气息。”生活富起来的唐孟克今年还准备在旗府所在地举办一场个人书法绘画展。
据鄂托克前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铭介绍,这两年,他们利用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等平台,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ID:weiordos)
记者:任君、李彦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