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用12.89亿次!红码停、绿码行的健康码基本实现全国通行

红码停、绿码行!


疫情发生后,各省陆续推出的健康码,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健康码的应用涵盖社区管理、企业复工、交通出行、学校开学、买药登记、超市商场等使用场景。此前多地推出的“健康码”无法互认,如杭州“健康码”、上海“随申码”、广州“穗康码”、北京“健康宝”……


3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风险数据服务,通过健康通行码实施精准管理,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


健康码基本实现“一码通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


毛群安表示,目前已经实现了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在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发布了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县域疫情风险等级数据库,这样就实现了基础数据库的统一互认。截至昨天,各地区共调用了12.89亿次。


据介绍,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请各个省结合本地的实际来选择实施。


第一种,在不改变地方现有的健康通行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能够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码中增加跨地区的互认功能。


第二种,在各地健康通行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的健康通行码互认。


第三种,对那些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的互通互认。目前,各省已经完成了技术对接和应用改造。


毛群安说,健康通行码互认的难点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国低风险县域已占98%,各省份正在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和内容要求,加快向全国一体化平台汇聚本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目录。


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正在深入推广健康通行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截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健康通行码可以实现一码通行。


国际版健康码逐步推行


由于境外疫情呈快速上升的态势,我国的输入病例也明显增多,防境外输入成当前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对入境人员实施精准分类管理:


一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还有有发热症状的人群,要及时转运到当地政府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确诊。


二是将密切接触者转运到指定的集中隔离点,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如果出现异常症状者,要及时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去。


三是海关检疫过程中发现的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要及时送到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认,如果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要及时集中隔离,并开展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四是对于其他的入境人员,要按照各地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入境后的健康监测。


随着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省市以健康码作为分类精控的利器,推出了国际版健康码。例如,浙江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疫情风险等级,依法对重点人员分类落实集中隔离、居家观察等措施。


返浙华人华侨、留学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实际情况,推出国际版健康码。为与国内版适当区分,国际版健康码实行橙、黄、绿三色分类。




来源:科技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