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援非到支援武汉:一名护士的坚强与坚守

第一天到武汉,培训结束后在门口吃饭的李赐娟。受访者供图


陪伴护士李赐娟度过今年生日的,不是家人和蛋糕,而是武汉光谷方舱医院的病患,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消毒剂气味。
2月15日,就在李赐娟生日前三天,新一批福建医疗队抵达武汉。这支医疗队由26名医生和81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就包括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李赐娟。
“我不敢说我不怕死,不恐惧。但是我来了。”李赐娟说。
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第一天,李赐娟的耳朵被口罩勒得隐隐作痛。由于不允许用手调整口罩,她只能忍着,投入工作以转移注意力。
下班后脱下口罩的那一刻,李赐娟才发现耳廓已被压得麻木,摘下口罩反而使其痛得愈发厉害。
口罩和防护服引发的缺氧头晕,常常偷袭忙碌的李赐娟和队友们,只有轻轻张嘴呼吸才能缓解不适。
李赐娟说,觉得头晕、头痛时,得用各种方法让自己平静,有时候她会坐下来,喘口气,想想自己的孩子。
对于李赐娟而言,一千公里外的孩子,既是疲惫时的慰藉,往往也意味着亏欠。
李赐娟与儿子道别。受访者供图
早在疫情之初,李赐娟就主动请战支援湖北。但直到出发前几个小时,孩子才知道这一消息。
“妈妈要去武汉帮助那边的病人,那里缺少医务人员。”李赐娟告诉儿子。
孩子抱着她泣不成声:“妈妈,你上次非洲回来答应我不会再出去了。”
儿子所说的,是李赐娟几年前的援非经历。
2015年,福建省选派医务人员参加中国(福建)第14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作为一名普通护士的李赐娟,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
博茨瓦纳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当地医疗水平落后,设备严重不足,经常缺医少药。
面对极度干旱的气候、超过12个小时的夜班、病情危急的新生儿、随时存在的职业暴露和放射线伤害……李赐娟从不抱怨。
援非时期的李赐娟。受访者供图
但2017年,一通越洋电话,还是让一向坚强的李赐娟,在异国他乡第一次流下眼泪——儿子生病了。李赐娟至今忘不了那一刻的揪心与恐惧。孩子有眼球后脓肿的病史,这是她在非洲期间最深的牵挂。
从博茨瓦纳到湖北武汉,李赐娟一直坚守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
光谷方舱医院多老年患者,没有家属陪伴。她主动和病人聊天,时而夸这位阿姨衣服好看,时而跟那位叔叔说武汉很美。
“人都有喜怒哀乐,在苦难的时候,激发人们的幸福感,就是一剂良药。”李赐娟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
舱内有一位老年患者,关节做过手术,膝盖无法完全弯曲,用蹲式马桶极不方便。李赐娟和几个值班护士商量后,将一张靠背椅搬到卫生间,这样患者下蹲时能抓住椅子,缓解受力。
夜里下班时,医院内总是相当安静。往返医院和驻地的路上,李赐娟注意到虽然城里的霓虹灯总是亮着,但看起来像闹市的地方几乎没人。她说,这样的武汉让人心疼。
李赐娟记得,进舱的第一天,她就跟一位病患说过:“武汉真的很美,等疫情过了,我们全家人都来武汉吃热干面!”


来源:新华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