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这份农业生产应对措施请收好,很实用!


入冬以来,我市极端天气频繁。在前期接连遭受秋旱、冬旱的情况下,近期又将面临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

为切实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全力做好农业生产抗灾救灾减灾工作,1月21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出《关于成立应对极端天气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专班的通知》,要求从2022年1月21日至3月底,技术指导专班人员要加强分类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全面了解农民、养殖场(户)、农机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指导抗灾自救和恢复农业生产。重点指导在田作物、养殖基地防冻措施的落实、设施蔬菜棚体的加固、农机的安全监管和防冻保养等,确保“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越冬主要农作物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技术措施

一、油菜

1、清沟沥水。及时清沟排渍,尤其是水田油菜要及时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度,严防持续降雨积水对油菜造成渍害。

2、重施腊肥。在严寒到来之前,增施磷钾肥,增强油菜的抗寒能力;在油菜行间施土粪、堆肥、灰粪、或人粪尿等有机肥料,提高土温2-3℃,保证越冬期间或抽薹开花期的养分供应。特别是细胞内含钾量提高,增强细胞持水力,在较低温度下不易结冻。

3、培土壅根。结合中耕疏松土壤,增厚根系土层。阻挡寒风侵袭;在行株间用稻草、稻壳或其他作物秸秆铺盖在油菜行间提高地表层温度,可减轻冻害直接侵袭或在寒潮来临前,在油菜叶面上撒一层谷壳、草木灰、火土灰等,可以防止叶片受冻。

4、喷施调节剂。可在降温前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碧护、新美洲星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抗逆性,缩短恢复期,减轻冻害程度。

5、摘除早薹早花。对己出现早薹早花的植株要抢住晴天中午及时摘薹,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油菜正常生长,防止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摘除冻薹和部分冻死叶片,并亩补施尿素5-7公片,促进基部分枝的生长。

6、防治病虫。冬春温度较低,虫害较轻,待天气回温后做好油菜的病生害防治工作,重点是防治蚜虫、菌核病等病虫害。后期将菌核病预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可在油菜初花期开展“一促四防”工作,在盛花期则采用飞防,再施药一次。

二、小麦

1、清理沟厢。尚未开沟的麦田要及时开沟、清沟理墒,疏通排水路径,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尤其稻茬麦田在收稻后应及时开沟,适当加大开沟密度,并注意均匀抛撒盖苗。

2、镇压覆盖。对早茬和稻草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措施做好冬前田间适度镇压,提高保墒防冻能力;对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可通过增施土杂肥或采取沟泥覆盖的方式加强覆盖,达到护根保温防冻的目的;在搞好田间化除、沟系配套等田管措施后,可利用秸轩覆盖,防冻保苗,增强麦苗抗旱耐寒能力。

3因苗施肥。冻寒发生后,根据冻害发生程度分类管理,对茎蘖受凉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施拔节肥;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8公斤;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8-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

4、防冻保苗。越冬前在小麦的行间,每亩撒施250-300公斤麦糖,碎麦秸等保苗、防冻;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土杂肥,避风保苗,增温防冻;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气温4℃以上时结合冬灌,提高土壤的热容量,弥合土缝,促进壮苗的生长。

5、防病除草。寒潮过后,加强病虫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工作,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蚜虫和草地贪夜蛾等监测与防控,提高防效。对草害较重麦田,及时开展化学除草,控制田间草害,防止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争肥。

三、蔬菜

1、露地蔬菜管理。开好“三沟”,降低用间湿度,防止雨多毕致田间渍害。进行浮面覆盖,用薄膜对田间生长的红菜薹、芹菜、菠菜、茼蒿、生菜等进行浮面覆盖,确保叶菜类蔬菜不受冻。同时,在灾害天气来临前,对未受冻、且达到上市要求的叶菜及时采收上市。

2、大棚蔬菜管理。一是加固大棚防塌。在大风、寒潮来临前,大棚中间要加设支柱,加固棚架,拉好大棚压膜线,做好大棚抗压加固措施,防止大雪压塌棚体。规模生产蔬菜基地,必须安排专人值班,视情况及时扫雪、铲雪,清除大棚上的积雪。特别是夜间气温低,降雪时极易堆税,更应加强突降大雪的防护。二是加强覆盖,保温防冻,采取多层覆盖方式,确保棚膜覆盖严实,避免大风吹开棚膜,保温增湿。棚内温度长时间处在0℃以下时,夜间应采取盆火或炉火临时性加温防止冻害。对正处于育苗前期的茄果类秧苗,可采取电热线加温、用灯泡进行人工补光增温等措施,防止幼苗冻害或徒长,阴雨天白天,要提前揭除覆盖物,尽量让植株多见光。

3、育苗管理。大棚育苗要增设白炽灯、火炉或电炉等增温保苗;小棚育苗,应覆盖草苫(帘),为护止草苦(帘)被雨(雪)打湿降低保温效果,应回盖防雨膜。

四、果树

1、覆盖防冻。及时覆盖稻草、遮阳网、薄膜等覆盖物。

2、熏烟防冻。当临界低温出现前(一般最低温出现在凌晨5点左右)。用谷壳、锯末、秸秆等物在行间进行熏烟。

3、清除积雪。遇下雪且雪量较大时,应及时组织清雪防止压断枝梢,尤其是设施大棚园要及时清除棚顶积雪,防治大棚垮塌。

4、树干涂白。可用石灰1公斤、水8公斤及硫碘、食盐、油脂少许调制成涂白剂,均匀涂刷树干表面。

畜禽养殖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技术措施

一、后勤保障措施

1、各畜禽养殖场(户)要在低温严寒气候来临前,储水储料,抓好水、电、路和畜禽圈舍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检修,对破损畜禽舍及时进行加固,防止倒塌,如遇下雪,要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圈舍。圈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可以堆放作物秸秆、临时砌泥土坯等等。陈旧圈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缝隙,达到上不漏雨,中不透风,下不潮湿。

2、准备好发电机和一定数量的油料,修建贮水池,随时贮满水,供水管道用保温材料包扎,防止水管冻裂。

二、饲养管理措施

(一)生猪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生猪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

1、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冬季在同一圈舍内一般应比平常增加1/3的猪只,可互相取暖,猪体散热量也加大,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打斗。

2、采用供暖设施设备保温。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猪舍内安装保温设施,如大功力灯炮、红外线保温灯、仔猪保温灯、远红外加热仔猪保温箱、浴霸灯等,增加舍内温度。较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开放式猪舍要覆盖塑膜,最好是双层塑膜,保温效果更好,这种方注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二是用红外线保温灯加热增温,适宜于哺乳母猪舍和仔猪舍;三是使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等温暖性床板,适宜于仔猪舍和保育舍。

3、加热饮水。一是将猪的饮水加热后倒入食槽;二是应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即拌即喂;三是在加热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公斤饮水中加20克)。

4.增加喂料次数,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严寒冬季,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小猪、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

5.加强饲养管理。重点一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补料;二是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舍内干燥。

(二)家禽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1.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温条件下,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或彩条布、饮用温水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必要时可在鸡舍内增加加温设施,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2.适当增加饲料能量。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

3.保持环境干燥。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舍内地面严禁泼水。

4.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鸡舍内有刺激眼鼻的味道对鸡造成的影响远比低温造成的影响大,因此可在做好保暖的同时,鸡舍一定要适当通风。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可在保温的同时,部分位置较高的窗户不要关,便于通风,降低部分室温,以便鸡群逐渐适应低温。

5.增加光照。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不能满足产蛋期鸡的生产需要,要补足到每天16~17小时。

(三)肉牛、肉羊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1.调整饲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确需舍外放牧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抓住晴好天气的中午,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让其边采食边晒太阳,以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封闭,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圈舍内可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可安装红外灯。

3.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母牛每日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骨粉和食盐。

4.饲喂热粥料和热水。不饮冷水、雪水、冰冻水,尽量饮温水、自来水或井水,在水中加点盐,最低温度不低于10℃。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温在37℃为宜。满足其对营养的需要,提高机体御寒能力。

5.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冷水直接冲洗畜体。

6.备足草料。养殖场(户)应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大雪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确保饲料供应。

7.适当运动和刷拭牛体。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三、疫病防控措施

1.做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消毒,同时做好进出人员及车辆的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2.每天定时巡查。各养殖场(户)要每天早、中、晚对饲养畜禽进行巡查,发现患病动物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及时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严防疫情扩散。

3.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养殖场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畜禽的免疫接种工作,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对抗体水平不合格、超过免疫保护期、新补栏的畜禽应及时进行补免,防止疫病发生。

4.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现场内出现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症状的病例,应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做好应急处置。

5.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各养殖场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疫物资,包括疫苗、预防药物、治疗药物、消毒药品等,为疫病防治及应急处置做好准备。

水产养殖应对冬季极端天气管理措施

一、做好应急预防管理

1、关注天气预警信息。要时刻高度关注冬季天气预警预报,提前做好极端天气的应急准备。尤其是关注冬季温度骤降或者大风、雨雪等极端恶劣天气,以便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下的水产养殖管理工作。

2、做好养殖设施防冻。检查养殖进排水设施设备,提前做好水管的防冻防裂工作。检修养殖场发电机、增氧机、保温或加热等设备装置,防止冬季恶劣天气造成断电、断氧气和极端低温等。

3、适当储备应急物资。适当储备应对灾害发生的预备物资,为应对冬季日常和天气灾害发生后疾病多发的情况,应适量储备消毒剂,以便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二、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1、水位管理。冬季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对养殖动物有较大影响,应提前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不仅能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能防止水产动物因水温骤降到5℃以下时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

2、溶氧管理。冬季恶劣天气下持续的冰冻雨雪天气易使养殖水面形成不透明冰层,造成冰下水体缺氧。建议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控制养殖密度,保证充足溶氧,避免水质恶化;二是提前适时捕捞,降低养殖密度和水体负荷;三是及时破冰或扫除冰面积雪,保证光线透入水中;四是在结冰的水域,凿穿冰层形成若干通气孔,并不时搅动,防止再次结冰,保证水体能与空气接触,有条件的可进行冰下增氧。

3、冻害管理。冬季恶劣天气下,由于温度骤降容易造成水产养殖鱼虾的冻伤甚至是死亡,建议做好防冻增温工作:一是加设温棚,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养殖池塘搭建温棚或将养殖池塘用塑料布封闭起来,提高养殖水体的温度;二是投放水草或稻草,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或堆放稻草垛,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三是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的经日晒升温的水注入鱼塘。

三、积极做好病害防治

1、科学投喂。冬季温度降低,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相对低下,需要加强营养,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合法的饲料添加剂,以增强养殖鱼虾体质,提高其防病抗病力。

2、水质管理。应定期撒过硫酸氢钾片或高铁酸钾颗粒改善池塘底部环境,降解池塘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适当开启增氧机,增加上下水层的交换,及时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免水体恶化导致病害的爆发。

水体的肥度直接决定四大家鱼、小龙虾、黄颡鱼等养殖对象越冬期间的健康程度。越冬期间水体保持较好肥度的池塘,养殖动物一般不容易发生病害;而越冬期间水体清瘦、滋生青苔的池塘,鱼虾往往容易发生水霉、腐皮、小瓜虫病等严重病害,甚至全军覆没。越冬期间要保持优良的水色和适宜的透明度。根据水体肥瘦状况,选择晴好天气不定期泼洒低温肥水产品,确保水质优良。

3、消毒处理。在拉网、并塘、转运、苗种投放等生产操作中要避免鱼虾受伤。在进行生产操作后,务必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

4、病害防治。冬季恶劣天气容易造成温度骤降,导致鱼体冻伤,容易暴发水霉病、小瓜虫病、赤皮病等,要求对草鱼、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养殖池塘,越冬期间每隔 30一45天左右,温和性消毒(如碘制剂、硫醚沙星等)或改底(高铁酸钾颗粒、过硫酸氢钾片、二氧化氯片等)1次,消毒与改底轮流进行。


来源:钟祥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宗金彬

审核: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