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已是故乡 ——“湖北小河南”大柴湖掠影


12月18日,柴湖镇鱼池村就业帮扶车间内,十余名工人正忙着加工一批衣服。该村及周边村30多人在这里就业。(胡融 摄)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胡胜芳 黄艳平 王欣 梅雯倩 通讯员 薛华梁 卢潇


上世纪60年代,为修建丹江口水库,4.9万河南淅川民众需举家搬迁。为此,鄂豫两省主要领导在郑州签订“河南包迁,湖北包安”协议,将这批移民成建制安置在江汉平原腹地钟祥大柴湖地区。196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这个全国最大的成建制移民安置区命名“大柴湖”。


半个世纪过去,大柴湖居民围湖造堤,种的是麦子,吃的是捞面,喝着胡辣汤、苞谷糁,婚丧嫁娶等习俗一如河南淅川。


几十年间,他们乡音不改,说的是河南话,唱的是豫剧,“弦子响,嗓子痒。”厨房做饭、下地干活,甚至上厕所,都不忘哼唱几句河南戏。这里先后成立了曲剧团和豫剧团,办起歌舞团,“柴湖街上敲犁面(唱梨铧大鼓书),周围群众来一半。”大柴湖俨然“湖北的小河南”。



12月18日,记者及田园文学社成员探访大柴湖,实地感受移民白手起家,重建家园的奋斗历程。


明月何曾是两乡


12月18日清晨参观大柴湖移民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段段珍贵历史纪录片,再现老一辈移民艰苦奋斗的精神,记录大柴湖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化历程。

大柴湖文化站老站长全淅林指着一件件实物介绍:“这石磨、犁耙、水缸、桌椅、箱柜、耕牛,摞满一船一船。一些人上车前刨了半袋黄土带上,一些人甚至挖走了一块自家院子里铺的青石板……”

记录片音乐响起,银幕上,移民一步一回首难舍故土……观影的年轻记者们偷偷抹起眼泪。

“大柴湖,苇子窝,三天不割一尺多。”1966年,首批4000余名移民迁入大柴湖,荒湖尚未围垦,移民在简陋的窝棚里,“刮风下雨往外跑,冷得慌;坐在屋里,吓得慌。”

再后来,4万余名移民迁入大柴湖,人均建房8平方米,10间一排,低矮潮湿,“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移民们一刀一刀斩除芦苇,一锨一锨排走污水,硬是在沼泽地上垦出良田,在芦苇荡里建起新家。

背负乡愁下汉江,犁耙黄土泪和缸。隔天陇草生三尺,造屋泥芦围四桩。厂园如今楼满目,门庭非昔花盈窗。归来紫燕家难识,熟悉依然是老腔。农村新报荆楚田园文学社荆门作者文中华以一首《大柴湖》,表达自己的感受。

午饭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机关食堂就餐。蒸面条、老面馍、苞谷糁、捞面条一一上桌,“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淅川口味。”工作人员介绍。


柴湖“花”名扬四方


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档盆花组培生产企业——湖北农青园艺盆栽花卉种植基地,千亩连片的花卉大棚依次排列,组成巨大的培育车间,站在这头,望不到那头。坐上观光游览车,似穿梭于绿意葱茏的梦中花园。

2500亩的智能温室,上有空调,下有地暖,幽雅恬静的空间,四季如春般温暖舒适。“一帆风顺”“鸿运当头”“金线莲”“蟹爪兰”“三角梅”“荷兰菊”“白雪公主”等盆栽色彩斑斓,娇艳瑰丽。

基地员工介绍,虽然许多产品都已运往全国各地,但尚余的彩色品种依然惊艳。

8月起,柴湖盆花销售逐渐进入旺季,每天销售3万盆以上。每年有1200多万盆凤梨和白掌从这里走向全国。

看似普通的温室大棚,“洋”元素无处不在——全球最先进的花卉培育设备通通安排:5层塑料薄膜均从希腊和日本进口;来自以色列喷淋系统随时都可降下一场“贵如油”的春雨……

据介绍,基地引进上海农青园艺、厦门壹鸣兰花等全国盆花生产领军企业,已建成高端盆花生产基地4100亩,每亩盆花年产值达到30万元,是过去种植传统作物的100倍。



“五代房”里话变迁


60年代末的兵营式住房,70年代的土坯房,80年代的砖瓦房,90年代的加固移民房,世纪之交的小别墅。

记者在前营村移民旧居展示园看到,从兵营式住房到小别墅,“五代房”缩影般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移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民居是时代发展的印迹,也是前营人民艰苦奋斗建新家的标志。”前营村党支部书记杨子志介绍,前营村是1968年由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宋湾等5个村搬迁组建的移民村,原来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芦苇荡、沼泽地。

马头墙,砖裏墙。前营村宋湾民房有着浓郁的淅川建筑风格。文化墙的两边镶嵌了两个时代的老物件,耖子、瓦罐、压面机,展现了移民在淅川老家的生活场景,缝纫机、黑白电视、“二八”自行车,反映了他们搬迁到柴湖后的生活状态。

穿过时光隧道,来到“幸福前营”,移民文化主题公园、三治广场、红色主题公园、水利科普主题公园等景点一一映入眼帘。

据介绍,2019年7月,大柴湖开发区按照“红色故里,幸福前营”的总体定位,将前营村作为大柴湖移民纪念馆延伸课堂的重要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部分,全面开展移民旧居展示园创建活动。

前营村,这个人居和谐的红色故里,于近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授予“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鱼池村貌换新妆


“新厕所宽敞明亮,功能齐全,清洗方便,也没有臭味,非常方便。”58岁的大柴湖鱼池村村民全春太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他家新装的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厕所。

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杂草靠霜打,沟渠靠雨刷”。那时农户房前屋后,都是一人多高的杂灌;公共区域,低洼地一下雨就水漫金山。

旧砖旧瓦一点也不浪费,它们正好做具有淅川风格的门头墙、小围墙。“一改两化小三园”建设,让鱼池村实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这里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文学社社员谢金兰以一首《水调歌头·为建设者讴歌》抒怀:


挥泪离家宅,转辗徙他乡。芦丛飘荡,四根砖柱一间房。一铲清除野草,双手排空污水,壮志亦飞扬。开出荒无际,沼泽变粮仓。五十载,回首望,话沧桑。柴湖百里,修路筑坝挖荷塘。村道蜿蜒翡翠,别墅错落锦绣,古貌换新妆。几度艰辛付,喜得盛时昌。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