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软组织”变群众“主心骨”——钟祥市实施“3+2”模式整顿村级党组织纪实


 

钟祥市积极探索“扫黑除恶、三资清理、重点工作推进”三个专班同时进驻,开展村“两委”班子全面体检和组织重建的“3+2”模式,曾经的“软组织”,如今挺起了“硬脊梁”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引领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盛夏时节,走进钟祥市柴湖镇鱼池村,一派村安民和的田园风光。

可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班子涣散、工作瘫痪、财务混乱、民风强悍、上访不断……

面对乱象,钟祥市决定出重拳整治。

2018年5月,钟祥市委选派正科级干部何辉到鱼池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开展“3+2”综合整治,即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扫黑除恶、三资清理、重点工作三个专班,进驻鱼池村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全面体检,并调整建强村级组织。

仅仅两年多时间,鱼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起来了、扶贫车间里的村民收入多了,老家豫剧的味道浓了,鱼池人的笑声又回来了。

曾经一潭死水的村庄重焕生机,党组织活动日趋规范,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村级面貌逐步改善,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鱼池村也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绿色乡村。

2020年7月19日,荆门市委书记王祺扬深入鱼池村调研后要求,认真总结鱼池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3+2”模式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当年9月,钟祥市委在认真总结鱼池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摸排确定2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出台《钟祥市加强软弱涣散村整顿提升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确定基层组织强基、村级治理聚力、产业发展提质、基础设施补短、人居环境升级、公共服务创优六项行动及22条标准,全面推广“3+2”模式。

在整顿提升过程中,钟祥市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作为规定动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将建强组织、村级治理、发展产业作为自选动作,坚持一村一策,综合施策。针对村霸横行、乡风凋敝、经济衰败等问题,扫黑除恶、三资清理、重点工作三个驻村工作专班对症下“药”,逐项施治。

26个软弱涣散村先后严肃查处13名黑恶分子,其中4名涉黑涉恶干部被清出班子,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村民小组会等形式,通报干部涉黑涉恶案例;借助支部主题党日、农民夜校等平台,组织开展大讨论,警示党员干部,警醒参与黑恶人员,教育普通群众。同时开展“三资”清理,26个软弱涣散村共清理资源12.06万亩、资产3321.12万元。

村里之所以乱象丛生,归根结底还是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对此,钟祥市委安排市“四大家”领导包联26个村,从市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26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从治村实践中选育后备村干部,将返乡年轻人、各类能人纳入专班培养磨练。目前,有231名返乡年轻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87名群众骨干参与土地整理,36名经济能人兴办特色基地。

村级组织焕然一新,到任的村干部一手抓党组织整建工作,一手抓产业发展和各项重点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自推行“3+2”模式以来,26个村发生明显变化:

基层组织建强了,旧口镇六井、百岁、东方红等村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会开到了工地边、田埂上;

村级治理提升了,胡集镇邹市村敲响拍卖“第一槌”,对清理出的118亩田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拍卖,成交溢价6.8万多元;洋梓镇红石村清理出确权外耕地4900余亩,第一期公开拍卖和清收土地承包费,就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产业发展提质了,长滩镇季河村引进能人成立合作社,发展花椒、艾蒿、鲜桃等产业;

基础设施变好了,丰乐镇高庙村、文集镇汉林村、张集镇王河村92条断头路被打通,537户村民用上“舒心电”;

人居环境变美了,石牌镇关庙村、东桥镇联盟村村民热情高涨,自发建设“小三园”,村庄靓了,环境美了;

公共服务变优了,长寿镇刘畈村、磷矿镇许桥村、柴湖镇陈营村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涉及村民生活的近60项行政审批事项在村里就能办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办事更方便;

……

开展“3+2”模式整顿以来,钟祥市先后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项目208个,推进26个村通过转化升级,实现了由软弱涣散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美丽蝶变”。

曾经的“软组织”,如今挺起了“硬脊梁”,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引领群众致富的“主心骨”。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记者:蔡梦竹

编辑:周霵

审核:袁李娜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蔡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