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一大学生辞职回乡当“牛大王”


 

黄龙观察牛的进食情况

2012年,钟祥市双河镇光明村的80后大学生黄龙辞掉武汉一家高薪企业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养牛。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养殖场年养300多头西门塔尔牛,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近日,记者实地一探究竟。

 为照顾父母 辞掉工作回乡养牛

2011年,22岁的黄龙从武汉一所高校毕业后,在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上班,月薪近万元。2012年,他与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的同村女同学建立了恋爱关系。2012年年底,黄龙父母建议他回到家乡发展,因为双方父母及妻子都在双河镇,随着父母年龄增长,需要他来照顾,远在武汉工作的他经常两边跑,多有不便。再者,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过去家里承包的几十亩山林正好可以用来发展养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黄龙遵照父母的意愿,辞掉武汉工作回到家乡。

利用山林搞养殖,究竟养什么呢?黄龙经过对周边的养殖场考察后,最终决定养牛。因为养牛相对于养猪、养鸡、养羊投资风险小,市场价格波动不大。另外,养牛的主要饲料是玉米及当地村民弃之不用的农作物秸秆,成本较低。

说干就干!2013年8月,20亩的养牛场建成后,黄龙从河南购买160多头西门塔尔牛开始养殖。由于养牛缺乏经验,防疫工作没有提前做到位,有20多头牛最终患病死亡,导致当年亏损20多万元。

第二年,黄龙吸取教训,找到当地畜牧防疫部门,在春季和秋季为养殖场所有牛注射疫苗,做好防疫工作。在养牛过程中,黄龙除了自己购买书籍学习养牛技术外,还经常向有经验的养牛技术人员学习,不断提高养牛技术。2014年年底算账,养殖场当年收支平衡,实现保本经营。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参与市场竞争,2015年,黄龙开始带动周边村民养牛。2016年11月,喂养近12个月的300头西门塔尔牛出栏销售,除去饲料、人工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每头牛获利3000元,首次实现了盈利。这一结果,让黄龙更加坚定了养牛的信心。

纯天然养殖 肉牛供不应求

“这些牛全部用稻草、玉米和麸皮等纯天然饲料喂养,其肉质细嫩、味道纯正鲜美、营养价值高,现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8月17日,黄龙指着养殖场里正在吃食的黄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向记者介绍。

2014年,广东惠州一家大型屠宰场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到他,在实地考察他的养殖场后当场签订了长年供货协议,协议商定养殖场每年为屠宰场提供至少300头优质西门塔尔牛,且保底价收购。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养殖场待出栏的80多头牛不能运往惠州,只好在周边的县市销售。没想到,这些牛上市销售后因出肉率高、肉质好深受消费者好评。不久,一些客户来养殖场争相购买,目前养殖场仅存6头种牛。

“因在活牛销售时对市场价预测不准,每公斤少卖4元,一头约700公斤重的牛少卖了2800元左右。”黄龙告诉记者。

牛粪养蚯蚓 年增收10万元

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成熟,2016年养殖场年养西门塔尔牛增加到300余头,每年产出大量粪便。刚开始,养殖场将粪便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种植蔬菜和其他农作物。在一次出差时,黄龙看到一篇用牛粪养殖蚯蚓的报道,决定就地取材养殖蚯蚓。此举既可合理处理牛粪存放问题,又可增加经济收入。黄龙发现养殖蚯蚓技术并不复杂,只需时常保持蚯蚓生存环境潮湿即可。掌握到养蚯蚓的技术后,他将养殖场附近几亩山林开发养蚯蚓。蚯蚓只需养三四个月就可上市销售,时间短、见效快。一些大点的蚯蚓出售后,地里留下的小蚯蚓再慢慢繁殖,循环养殖。去年,黄龙仅养蚯蚓这项收入过10万元。目前,在他的扶持下,该村几户贫困户也开始养蚯蚓。根据蚯蚓销售情况,每年每亩地可收入3000多元。

当谈到今后发展时,黄龙信心满满地说:“根据市场行情,将择机开发牛肉深加工,让养牛效益最大化。”

 

 

来源:荆门晚报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