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文集镇同盟村四组通过发展蚂蚱特色养殖,采取“党支部+家庭农场+贫困户”扶贫模式,将村内部分贫困户纳入到家庭农场产业链条上,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呈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家庭农场持续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方共赢的可喜局面。
6月22日下午3点钟,记者在文集镇同盟村蚂蚱特色养殖基地大棚里看到,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蚱像地毯一样铺在地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55岁的管理员何士明是同盟村三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清理着蚂蚱吃剩的玉米叶梗子。
何士明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离家近,又轻松,一天只喂2、3次饲料,下午有时间就把里面垃圾收一下,一个月工资轻轻松松可以挣1500块钱,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同盟村有495户1895人,其中贫困户48户134人,目前未脱贫的还有6户9人。除了何士明外,同盟村蚂蚱特色养殖基地共吸纳了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就业,月工资均在1200元左右。
蚂蚱又名蝗虫,虽是农业害虫,但却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磷铁锌锰等元素,对于不少美食者来说,这是很有特色的美味。在同盟村党支部书记王林眼中,这些蚂蚱是实打实的致富利器。经过考察学习,同盟村去年年底开始发展特色蚂蚱养殖产业,并于今年5月纳入文集镇扶贫项目,向上争取到扶贫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扩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养殖管理等,如今蚂蚱养殖基地规模已达到16亩,大棚由原来的10个扩建到20个,棚均每批产量100多斤。同盟村的蚂蚱不仅“蹦”上了餐桌,方便了贫困户就近务工,更是带领贫困户“蹦”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同盟村党支部书记王林说:“一年可以出棚4批,总产值一年达10万元。这些收益主要用于贫困户工资,壮大集体收入以及村里其他扶贫工作,力争早日完成村里脱贫攻坚任务。”
记者:李璐
制作:孙中华
审核:肖丽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