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祝贺!荆门市首例ECMO患者出院了

3月23日下午2点16分,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一位面戴口罩、拖着行李箱的青年男子在日夜守护他的浙江省首批援荆医疗队和荆门一医医护团队的护送下,从荆门一医北院门诊大厅走出。

   

出门后,他向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大家的不抛弃、不放弃,才有了自己今日的重生。

  



这位鞠躬的男子正是此前媒体和市民关注的我市首例经ECMO(人工肺)治疗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贺先生。为庆祝贺先生出院,荆门一医工作人员专门为他送上了一束鲜花。

   

患者与医护人员


出院之前,贺先生在病房内用口琴为医护人员吹奏了一曲《回家》。“我能够康复走出这里,多亏了你们。我也希望你们能早日回家!”这是贺先生吹奏这支曲子的寓意。自3月6日从重症转为康复阶段后,每天贺先生都会在病房里认真练习这首《回家》,而吹口琴作为一项特殊的“呼吸训练”法,也加快了贺先生肺活量的回归。

   

33岁的贺先生于1月29日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后转入荆门一医救治。2月4日,病情发生恶化,生命垂危。当天,荆门一医ECMO团队为贺先生上了ECMO,他也因此成为我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首例用上最高规格生命支持系统ECMO的患者。


2月12日,浙江省首批援荆医疗队到来,于14日在荆门一医北院建起新冠肺炎ICUICU建成后,医疗队第一时间对荆门市所有危重患者进行摸排,贺先生成为最先考虑收治的对象。

   

然而转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由于贺先生体重近100公斤、病情十分危重,而且所在的病房与新冠ICU病房分布在相邻的两幢楼内。虽然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100米,但转运计划却整整筹备了四天。经过多次反复讨论、两天全天候模拟,邵逸夫医院医疗团队与荆门一医ECMO团队拿着米尺到处测量电梯、门的宽度,设计精密的路线图,同时演练了无数次,想到一切能够想到的潜在风险。

   

2月18日,转运工作开始。十几个人,各司其职,有人管仪器,有人管线路,有人负责院感,有人控制电梯……在前期经过数次演练后,整个转运过程紧张、紧凑,一气呵成。就这样,贺先生被成功地转运至荆门一医13楼新冠肺炎ICU。

   

一些新冠病人病情恶化非常快,可能前一秒还在跟你讲话,下一秒就会突然透不上气,像在水里淹溺的状态。为全力抢救贺先生,邵逸夫医院医疗团队多次连线杭州进行远程会诊,为贺先生量身制定救治策略。一个多月来,邵逸夫医疗团队与荆门一医ECMO团队充分发挥“省市”合力,一次次将贺先生从死亡边缘拽回。正是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一次次让贺先生重燃生命的芳华。

   

经历了16天的ECMO支持,在新冠ICU内接受长达35天的漫长救治,“命悬一线”的贺先生终于重焕新生,3月6日,他终于摆脱死神,从重症转入渐进性康复治疗;3月7日,他能够进食了;3月12日,他可以独立坐起来了;3月15日,他终于能下地行走了……3月23日,他迎来了出院的好日子,这天阳光明媚,一如贺先生和现场所有人的心情。


专车接送出院患者

据了解,在国内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战场,能够成功撤下ECMO并恢复健康的少之又少,浙大邵逸夫医疗团队与荆门一医ECMO团队做到了!如今,曾经满负荷运转的荆门一医13楼ICU内床位已基本腾空,21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成功脱离危险转出ICU,现已全部治愈出院。

  

患者父亲与患者隔窗相望

患者父亲向浙江援荆医疗队代表表示感谢


 “从电视里看到邵逸夫医疗团队出发援助荆门的画面,我激动得流泪了。”贺先生的父亲说。今天,他专程来到医院接儿子回家,对在场的医护人员一直鞠躬道谢,并将两面书有“医术精湛 名扬华夏”“救死扶生 恩重如山”的锦旗送给医疗队。


患者父亲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贺先生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就职于浙江永康一家公司,而自己的儿子得到浙江援荆医疗队的救治,冥冥之中似乎是天意的安排。“前几天,我的浙江老板和我开玩笑说,浙江医疗队救了你的儿子,你要把余生献给浙江。等疫情结束我还会前往浙江工作,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位父亲说。



来源/荆门日报(记者张爱华 通讯员王家铃 李文芳  图视/方丽荣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