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里的“红色娘子军”:在重症病房,有我们坚守

每一个危重病人的好转,都凝聚着她们难以言说的努力;每一个重症病人的恢复,都寄托着她们最深厚的祝福。

一次次,在与病魔最凶险的战斗中,她们勇敢地筑起了一道道坚韧的防守线。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在这里,驻守着一支英勇的“娘子军”。

WechatIMG55.jpeg

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华科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同济医院、华山医院两个团队医生开始为王强实施有创呼吸机试脱机,在气管插管内给氧5L/min的情况下,王强(化名)的各项生命体征十分平稳。2个多小时后,医生将ECMO管道撤除出王强的血管,他成功脱离了ECMO支持。不久将转到普通病房。

50岁的王强病情好转,犹如一支强心剂,给医护们带来了信心。在重症病房,给重症病人上ECMO难,撤ECMO更难,而最难的,是这一过程中没日没夜的守护人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护心队队长、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说,“ICU管理,稍有不慎就不是救命而是致命,这里功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娘子军’们。”

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疾病,绝大部分危重症病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肺部功能受损,组织缺氧,呼吸衰竭。“如果说医生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麻醉科医生,就是在刀尖上和病毒跳的‘贴面舞’。”麻醉医生每一例气管插管都是从“鬼门关”抢回生命,但她们正脸贴近病人口鼻处实施气管插管,近距离直面病人呼吸道,危险可想而知。

深夜,电话铃响起。“病人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好,马上到!”

熟练穿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套了三层手套,罩上一个大大的头罩。钱巍慢慢伏下身,小心翼翼摘掉病人的无创呼吸罩,轻轻打开病人口腔,将喉镜插入,慢慢摸索着声门。戴着三层手套,手感很差,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视线很大受阻。雾气慢慢挡住视线,压低身子,紧贴病人的面部。她只能侧过头,在雾气斑驳之间寻找较为清楚的部分。终于插管顺利完成。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钱巍说。药效发挥作用后,患者全身肌肉松弛下来,胸腔的起伏消失,自主呼吸也停止了。

钱巍,麻醉科主治医生,今年38岁,她是两个宝宝的妈妈。2月6日,在经过培训后,钱巍开始在中法新城院区值第一个班。因为人手吃紧,麻醉科医生们每个班次是24小时。刚开始一天插管4到5个病人,后来病区越来越多,危重病人又比较集中,3个同事连着跑,一天要做9个插管。

一天值班时,ICU病区一名危重症、肥胖病人需要做气管插管。在肺部疾病中,肥胖病人危重的概率要比普通病人更高。钱巍说,一般人呛口水会咳一阵,身体有应激反应,插管对病人来说,是相当痛苦的经历。用药适当,让病人停止呼吸后,一是缓解病人痛苦,让他能配合呼吸机节奏,二是对医生的一种保护,防止病人在抗拒时的反应,使更多的体液、飞沫喷溅传染给医生。

“但肥胖病人的嘴巴不能完全张开,稍微先进一些的可视喉镜根本放不进去。”钱巍试了几次都不行。于是她马上决定换用传统老式喉镜,依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和手感,终于一次成功。“对病人来说,关键时刻要紧的是医务工作者专业的判断。”因为穿着隔离服,插管结束后不能使用听诊的方式确认气管位置深浅是否合适,她只能靠观察病人左右胸腔隆起高度进行判断。

观察了一段时间,病人没有异样,钱巍并没脱掉防护服回去,而是选择在ICU病区待命。“当时我们的防护服不够用,而且病人那段时间发病率高,可能早一分钟插管就能早一分安全。”

钱巍坐在门前的板凳上,调整呼吸,保持原地不动,尽量节省体力。等她缓过神来,刚才还闷热的状态,现在却感觉后腰发凉,是里面的衣服被汗浸透了。那天,她穿着这套衣服在ICU病区里呆了4个小时,独自完成了4例插管。

新冠疫情以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完成气管插管近200例,无一例失败。新冠肺产妇剖宫产麻醉5例,新冠肺病人肠梗阻剖腹探查麻醉1例,新冠肺病人脑外手术麻醉1例,病人均安返病房。

WechatIMG53.jpeg

2月9日,管志敏作为同济医院心内科CCU护理骨干,第一时间接到任务来到光谷院区。

随着疫情防治战更加激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成为“新冠定点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两大院区分别设立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集中收治新冠重症及危重症病人。临床发现,20%危重症病人存在心脏损伤。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对重症呼吸衰竭有独特疗效。但ECMO日常医疗中并不是常规治疗手段,很多其它专科医护人员此前没有专业培训过,稍有不慎后果就不堪设想。

“机器一报警,大家都会很紧张。”管志敏说,“看到王强顺利恢复中,现在能吃能喝,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过程实在是太艰难了!如果救不活,我们都会很受打击。”

当时,光谷院区重症ICU里,能熟练操作ECMO的专科护士只有管志敏一个人,因此从机器耗材准备、设备调试、预充、电源气源、吸引装置,只能她一个人完成。

“王强上ECMO的第一个星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人能够接你的活,电话时刻响起,整晚睡不着觉。”管志敏回忆说。后来慢慢好了,医院派人过来,华山医院医疗队护士也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协作,现在ECMO病人的护理工作顺利很多了。

“虽然我熟悉操作医疗设备,但起初为病人ECMO上机,还是出现了不少困难。”管志敏说,以往设备直接接医院墙体的中央供氧,但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全院所有病人都在用氧,氧压肯定不稳定。一旦接到ECMO机器上,就可能出现不停报警。所以只能使用移动氧气瓶,靠手动调整到合适氧压使用值,即保证病人供氧,又保证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为了保险起见,那一天我提前两个多小时进入到ICU调整ECMO设备上的各个参数,接移动氧瓶,一点点手动调节,最后才找到一个6-7左右的氧压值,机器才没有报警。”管志敏说。

“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心理压力。”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说,ECMO一分钟两三千转速,一旦操作不严密,不仅连累其他设备运转,还会毁掉整个系统,甚至发生患者喷溅情况,污染整个病房。

由于ECMO专科护士紧缺,最初几天,管志敏每天要在ICU病房里呆很长时间。这中间只要有空闲,她都要对其他护士做培训。这段时间,她每天肩负的担子比平时重了许多,从设备预充、监护配合、日常护理、故障排查,等等,“每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疏忽。”她略显疲惫地说。

WechatIMG56.jpeg

紧急状况是对医护的很大考验。一天晚上8点,刚刚顺利交班,值班陈红护士听到仪器报警。正常运转的机器突然流量很低,只有零点几,跟转速三千的流量一点不匹配。“不能慌,想一想哪里出错了。”她让自己冷静,一边排查管路有没有打折,病人容量够不够,机器偶合剂够不够等外界原因,一边呼叫医生。

在所有外界因素处理和排查后,仪器仍报警提示依旧。陈红立即启动手摇泵以保障正常灌注。30分钟后,医院护心小分队周宁、汪璐芸医生和管志敏、张盼盼护士紧急赶到病房,排查出,可能因为病人体位改变,让管路口紧贴血管壁,导致转数速,但流量极少的状况。随即他们及时调整管路位置,流量升起来了,机器正常运转。

ECMO成功置管后有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ACT,是抗凝护理最重要的指标,必须保证在安全范围200-220秒,过低会出现血栓最终导致管路堵塞,过高会引起全身脏器出血,比如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她们需要根据ACT值来调整抗凝药使用及速度调控,常规2小时需要测一次,但是如果病人情况不稳定,需要1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要复查。但此时病人血管条件差,护士们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规范ACT监测流程,确保测值准确性,为医生准确抗凝治疗提供保障。

ECMO从置管到拔管9天时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护理团队7人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疗队6人专班守护,4小时轮班,24小时坚守。平时,这些操作可以很轻松完成,但现在全穿上全套防护装备,动作很笨拙费力,4小时值守中,测定凝血时间、机器流量和观察转数,看氧气瓶够不够,应对各种突发差误状况,同时还要负责卧床病人下肢康复锻炼,忙得没有喘息的时候。

2月29日晚11时,ICU病房一位心、肺功能都不好的患者突发管道血栓,系统停转。由于病人生命高度依赖ECMO系统,一旦长时间停机或者撤机,病人可能会发生意外。护心小分队医生周宁、汪璐芸和护士管志敏、张盼盼、陈红连夜赶往医院ICU病房,经过一小时重新调整、更换管道,重新打通病人生命线,赢取了生的希望。

WechatIMG54.jpeg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