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为国、团结奋进,大柴湖的移民精神让我们深受触动。”11月11日上午,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的检察官们走进荆门大柴湖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洗礼。
自2016年3月揭牌以来,该基地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省、市各级党员干部超过10万人次。
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蜡黄的旧档案,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将大家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丹江口水库建设,河南淅川4.9万人迁往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大柴湖。
“听党话、跟党走,舍小家、为大家。搬迁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国家建设,让更多人喝上汉江水。”柴湖教育基地负责人、69岁的全淅林对这场大迁徙记忆犹新。在两地政府组织下,移民群众搭车坐船、弃家舍业、泪别故土。
每户150块垒灶砖、30斤柴火、一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18元安置补贴,移民接待站尽全力保障移民入住。
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移民安置房就建在刚刚砍过的芦苇地里,没地建猪羊圈,只能白天拴门外,晚上拴床头。
安身立命之地,一片荒芜,有些人心都凉了。
“汉江不能倒流,移民不能返迁,党员跟我上!”关键时刻,大柴湖区首任区委书记吴丰瑞站了出来,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带着党员干部冲向自力更生建家园的第一线。
“自行车、铁锹和解放鞋,成了移民干部的标配。”全淅林动情回忆,近300名移民干部把足迹留在了沼泽地,把名字刻在了移民精神的丰碑上,“让移民搬得进、稳得住、能发展,这就是移民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干群同心,携手奋斗。
治水!45.4公里长的柴湖围堤驯服洪水猛兽,2条主干渠、9条支渠、几百条小渠消除水患。
治穷!种大蒜植药材,挖鱼塘建猪房,一把镢头垦荒山,一把铁锤建小厂,“黑土地”慢慢结出果实。
至1999年,移民区共垦荒造田60602亩,建房61163间,修筑乡级公路21.5公里、村级公路110公里、桥梁140座,芦苇荡渐成米粮仓。
柴湖冷暖,各方牵挂。50多年来,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对柴湖给予了巨大支持。2013年,柴湖振兴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2014年,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
11月11日,全淅林带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大柴湖鱼池村。
别致的小院、错落的围墙、芦苇的清香,老人悠闲安逸、孩童欢歌笑语。无法想象,这里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900元,今年预计达到1.2万元。
鱼池如一扇窗,展示着新柴湖。
作为全国最大移民集中安置区,今日柴湖已是产城融合新区、花卉特色小镇,拥有7平方公里的“中国花城”,占地4.5平方公里的生态田园新城拔地而起。
柴湖在变迁,精神在传承。
离柴湖教育基地不远,新建成的大柴湖移民纪念馆即将开馆,馆内留存着拓荒带头人吴丰瑞书写的毛笔字——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来源:钟祥发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