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交出“钟祥答卷”之一:传统农业融出新活力

2016年11月,钟祥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市),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路。两年来,钟祥市把“三园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创业园、科技园和田园综合体”)作为产业融合的大“炒锅”,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实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钟祥答卷”。

一粒粮食一滴汗。在传统农业模式中,收获是艰辛的,也是低价值的。而在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谷的价值是这样计算的:稻谷加工成大米,产值是3亿元;副产品中原来不值钱的碎米每斤1.2元卖给酒厂;米糠每斤1元卖给饲料厂;最不值钱的稻壳卖给生物质发电厂做燃料,也能变废为宝。

把稻谷“吃干榨净”,新布局公司上溯下延产业链,力争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以稻谷种植为核心。从省农科院引进优良品种,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模式,在周边10个村流转土地4万亩,对订单农户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角5分钱收购,使稻谷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500万元。

二产立足精深加工,去年6月建成年产10万吨的大米加工厂。

三产积极开拓终端市场,生产的“莫愁女”“新布局”等品牌大米,远销广东、广西和四川等地。一产“接二连三”,不断拉宽加长产业链,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在文集镇亿隆“香稻嘉鱼”现代农业示范园,3680亩稻田里不仅长出生态大米,还“长”出了甲鱼和龙虾。这里的稻田亩产稻谷800斤、小龙虾100斤、甲鱼250斤,亩均产值17400元,除去生产成本,亩均纯收入近万元,是传统种稻收入的10倍。

两年时间,钟祥市共发展“香稻嘉鱼”种养户600多户,种养面积达到20多万亩。除了独创的“香稻嘉鱼”种养模式,近年来,钟祥市探索推广“一高三新”生态种养模式40多种70万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彭墩村,钟祥市三产融合发展的一座标杆,去年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近年来,彭墩村高标准打造了16800亩的智慧农场,让“一台电脑唱主角”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写照。

以智慧农业为平台,从上游的基地生产,到精细加工,再到下游的市场销售,彭墩集团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融合。2018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农业种植版块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36%。

从田间到工厂,从田间到市场,从田间到餐桌,以农业为基础加快发展工业,钟祥农业成了一个赚钱的行业。

长期以来,钟祥农业主要提供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如何攻坚克难?钟祥市从制约农村产业融合的突出问题出发,把“三园一体”作为产业融合的大“炒锅”,采用“123+N”模式,整合国土、水务、农业、发改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打捆用于三产融合基地,为“三园一体”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

2018年,钟祥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千亩以上126个,农业生产总值实现130亿元,农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李娜 任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