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扶贫车间就近就业 脱贫致富不等不靠

发展产业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2018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因六收”产业扶贫模式,按照“一户两业”精准帮扶的要求,钟祥市柴湖镇全域引建扶贫车间,全方位为贫困户对接提供就业岗位,切实强化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确保让每个贫困户都有特色产业项目,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因村制宜建车间 最大限度促就业


说起扶贫车间,首先会想到湖北东林服装有限公司在鱼池村建立的扶贫车间。作为柴湖镇第一家扶贫车间,它带动了3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包括贫困劳动力7人。鱼池村的这个扶贫车间,就是依托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的厂房式“扶贫车间”,采取了“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的模式,进行订单生产或原料加工,按件计酬。同样,湖北奥达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按照这一模式,在张湾村建立塑料袋折叠包装车间,目前已带动就业22人,其中贫困户11人。




白玉姣是马南村的贫困户,家里只有三亩田,靠种田种菜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为帮助贫困户脱贫,2014年,马南村引进绿邦生态农业公司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产加销以及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合作社,并依托特色种植养殖,采取“基地+贫困劳动力”模式建立了基地式“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员就近就业。




目前,绿邦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20多人,带动马南、吴营等村贫困户67户。据了解,仅去年,该合作社季节性用工达到了6万多人次,劳务费直接支出500多万元,涉及周边15个村。




柴湖镇还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建立居家式“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农户”模式,把车间设在家门口,农户通过居家作业完成生产订单,获取工资收入。钟祥市宇成鑫盛电子有限公司、钟祥市柴湖镇沙楼辉声电子加工厂都是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他们把车间设在四新、红升、沙楼、白岗、上头等村,就近吸纳务工人员100多人,其中贫困户30多人。




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还依托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了社区式“扶贫车间”,让贫困人员出家门就能上岗位。仅钟祥龙行天下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在柴湖新城创建的1500平米“扶贫车间”,就吸纳了周边145人前来务工,其中易地搬迁贫困人员有33人,残疾人7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

扶贫车间好就业 挣钱顾家两不误


“扶贫车间”是一个带动范围广、数量大、效果明显的扶贫产业,如今,柴湖镇各村、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已全面落地开花,让不少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妇女、体弱多病的老人、还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走上了就业岗位。




四新村村民付成燕过去一直在外务工,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前些年,她辞去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家门口建起的扶贫车间,让她重新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付成燕说:“我在这上班有一年多了,挺自由的,有什么事情跟老板说一声就可以走了,又能照顾小孩又能照顾老人。这里上班是多劳多得,每个月大概有一千多块钱,活多的话能够拿到两千多。”




邓营村贫困户杨弟芝,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全家迁入新城。现在,杨弟芝和女儿吴菌已经是龙行天下新城扶贫车间的员工了。杨弟芝说:“以前走到厂里别人都不要,嫌我们岁数大了,又不认识字,这个厂可以,看到我们本身经济差,老板就主动让我们进来。”女儿吴菌说:“我之前在武汉上班,感觉外面工资跟家里差不多,就选择回家上班,还可以照顾家里,感觉很方便。”




家住沙楼村五组的贫困户胡德芝,因需要照顾卧床的老人和年幼的小孩,无法走出家门,在与村扶贫车间商量后,将活带回家里,既可以工作,还能照顾好老人和小孩,虽然没有厂里固定上班的人挣得多,却依然心满意足。像胡德芝这样通过扶贫车间带动,在家里就能实现就业增收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既然党的政策好 就要努力向前跑


在柴湖镇,各村建立扶贫车间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扶贫产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贫困户自主创业、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意识越来越强。“努力向前跑、脱贫奔小康”,全镇上下脱贫攻坚的信心越来越足!




胡清芳曾经是杨营村的贫困户,在广州从事服装加工多年。从陌生到熟悉,胡清芳逐渐掌握了服装制作的技能,于是,他回家办起了服装厂,在车间上班的员工已有18个人。胡清芳说:“员工工资大概就是2000到3000元,高的时候能拿3000到4000块钱。员工们从不会到会,都是我们一手教出来的。”




在胡清芳扶贫车间的对面,是杨营村另一家扶贫车间,车间负责人张华山一直在外创业,看到家乡的落后面貌和村民不富裕的生活状况后,他毅然返乡创业,建起了华创家居用品扶贫车间。张华山说:“现在车间里已经有13个人在上班,还有几个人送出去学习,学到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可以挣钱。”




目前,柴湖镇已建成并正式运营的扶贫车间有18个,正在建设的有10个,已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




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扶贫办主任、镇人大主席李军说:“下一步,柴湖镇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推进“1+6”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20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在34个非贫困村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同时还要对扶贫车间进行规范管理,做到有序经营、安全生产,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建一批带一方。”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琛 王超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