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青马红心”实践团赴石牌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红心”实践团32名师生赴石牌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围绕“用青春点亮希望,以行动传递温暖”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学科优势,为不同年级留守儿童量身打造“家国情怀”“心晴计划”“职引未来”三大特色课程。

铭记历史 厚植家国情怀

六年级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孔杰、聂倩婷、郑文彬以“缅怀先烈、勿忘国耻”为主线,通过历史影像、文献史料和情景问答,带领学生重温卢沟桥事变等烽火岁月。当《抗战家书》中“我死则国生”的字句出现在屏幕上时,不少孩子红了眼眶。学生周子涵在课后感言卡上写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要把爱国变成努力学习的动力。”

拥抱自我 守护童心“睛”彩

针对一、二年级儿童心理特点,成员王浩骅、黎倩雨、祁文钰将教室变为“魔法乐园”:用彩泥捏出“我的情绪小怪兽”,共读绘本《我喜欢我自己》,辅以“夸夸接力”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会发现自身闪光点、欣赏同伴。7岁留守儿童小雨(化名)举着“自画像”开心地说:“原来害羞也是我的特点!”活动结束时,20余名孩子自发围成“爱心圈”,齐声喊出“我喜欢现在的我”。

职业启蒙 照亮未来之路

三年级课堂上,成员汤伊璐、马诗雨用一段涵盖传统与新兴职业的视频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职业盲盒”环节中,抽到“石牌豆腐郎”角色的男孩李昊阳戴围裙、持模具,有模有样地吆喝:“我们的豆腐有千年历史咧!”随后,师生共绘“理想石牌”社区地图,“非遗体验馆”“乡村电竞站”等奇思妙想贴满墙面。马诗雨表示:“希望通过职业探索,帮孩子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与家乡的价值。”

活动最后,实践团向孩子们赠送内含书籍、文具和手写祝福卡的“成长能量包”。夕阳下,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在操场围成同心圆,齐声约定“明天见”。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通讯员:王珍、谭晶

编辑:周霵

审核:林雪妤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王珍、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