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遭遇严重跨年旱情 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护航农业生产



问:今年我市遭遇持续干旱,当前正值春耕播种关键时期,您当前我市的水旱情况如何?


邓祖凯:去年4月以来,我市降雨持续偏少,遭遇严重的跨年旱情。据统计,今年我市郢中站累计降水量195.3毫米,较去年同期(291.2毫米)偏少33%;截至目前,全市蓄水总量3.76亿方,其中有效蓄水1.4亿方,比去年同期少64.5%。我市247座水库全部在中低水位以下运行,其中,有59座已处于死水位。温峡水库5月5日库水位95.75米,现有蓄水1.88亿方,其中有效蓄水1200万方;石门水库库水位76.94米,低于死水位3.06米,现有蓄水539万方;黄坡水库库水位65.72米,现有蓄水1046万方。全市38000口堰塘已有90%干枯,66条中小河流及山泉断流。5月6日汉江流量仅为599立方米每秒,水位38.9米,水位之低为多年同期罕见。

今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104万亩,目前已插秧22万亩,其余要待小麦、油菜等作物收获后整田插秧,后期抗旱压力依然较大。



问:面对今年持续严峻旱情,水利和湖泊局在服务农业生产上做了哪些工作?


邓祖凯:面对严峻旱情,我们始终坚持极限思维、底线思维,提前谋划,抢修抗旱水利设施,强化水源调度,科学蓄水保水,积极开展防旱抗旱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新打机井80口,新挖堰塘626口,疏挖灌溉渠道424公里,维修大小抽水泵站327座。

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从4月7日开始,由局班子成员分组带队下沉到乡镇,摸农情,查旱情,督促指导各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主动作为,打好抗旱工作提前量。

在管控调度水源方面,对正在施工的水源工程加强管控,杜绝因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难度而随意放水弃水。严格按照生活生产生态、先下游后上游、先高输水管后低输水管(水量少的水库)的用水秩序,加强现有水源的调度。大中型水库放水由市水利和湖泊局统一调度,小型水库放水由各地有序统筹调度,杜绝因捕捞、种藕等弃水;担负生态基流的水库,在蓄水严重不足情况下,关闭和减小基流流量。优先使用境外水、过境水,重点抓好汉江过境水、漳河境外水的利用、对接等。

我们在确保蓄水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拦截汉江过境水,抢提山区溪水、泉水,蓄满蓄足水库、堰塘、沟渠。胡集、双河、磷矿、丰乐、洋梓及西大河沿岸的文集、冷水、石牌等乡镇充分利用碾盘山库区水位高的优势,因地制宜引提汉江水灌渠、灌堰、灌库;碾盘山下游的文集、石牌、旧口、柴湖等乡镇利用引水闸、提水泵站等,提引汉江水储备水源。组织张集、客店等山区乡镇抽提小溪水、小泉水灌塘灌库,尽可能减少弃水。冷水、石牌、文集三镇提引汉江水610万方。

市抗旱服务队对16台套骨干泵站和25台套水泵完成维护调试。温峡南干渠己架机13台套,流量7.8立方米每秒;中干渠架机4台套,流量2.4立方米每秒。组织维修石牌长岗岭、胡集薸湖、石牌长岗岭、长滩龙山坡、东桥孙庙等各类灌溉泵站,确保设备能随时投入运行。组织发动群众购置维修小型机泵、改造扩挖堰塘、清挖灌排沟渠、新打机井,做好抗大旱准备。

针对今年严重的旱情,根据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统一安排部署,以水系、灌区为单元,我局于2月分组织专班编制2025年春耕备耕供水保障方案。根据抗旱水系,全市划分为温峡片区、河西片区、石门片区、河东片区、柴湖片区等五大片区,将全市104.6万亩水稻面积落实到各片区,并逐片区分析水量和后期保灌措施,全市104.6万亩稻田在6月10日前可泡田插秧。后期需抗旱资金600万元左右。





(作者:钟祥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