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征程中,钟祥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民法典》宣传为核心,将法治的触角延伸至企业发展、校园教育、基层治理的各个角落,用法治力量护航经济发展、守护校园安宁、培育法治思维,勾勒出一幅法治护航社会发展的崭新图景。
打造助企莫愁品牌 提升保驾护航能力
“这场持续半年的合同纠纷,总算彻底化解了!”某企业负责人握着王律师的手连连致谢。在钟祥市“法治护航・助企莫愁”专项行动现场,67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合同把关”法律咨询台前人头攒动,一场场专业的“法律问诊”正在为企业纾困解难。
面对企业在合同管理、劳资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痛点,钟祥市司法局靶向施策,组建由资深律师、法律专家构成的企业法律服务团,直击五大核心难题——为合同管理装上“预警雷达”,为矛盾化解搭建“多元平台”,为执法监督构建“规范标尺”,为企业维权配备“专业智囊”,为中小微企业送上“普惠法律套餐”。
钟祥市司法局举办的企业合同风险防范专题讲座反响热烈。讲座深入剖析合同签订过程中条款漏洞、权责约定模糊等常见风险点,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送上实用的法律指导。司法局聚焦“合同把关、职业打假、矛盾调解”三大主题行动,构建企业合法权益保障长效机制,持续为企业发展助力。法治已成为钟祥企业发展的“压舱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注重逆向思维学习 提升师生法治意识
“原来诈骗分子是这样设局的!”在钟祥市校园法治情景模拟现场,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化身“犯罪分子”拆解诈骗套路。司法局联合教育部门将《民法典》课程深度融入校园日常,创新打造立体化法治教育矩阵——国旗下的法治宣讲、主题班队会的交流讨论、法治教育基地的互动研学,而情景模拟互动更是成为最大亮点。
活动以网络诈骗、校园欺凌案例为脚本,通过故事演绎,让学生从“反派”视角剖析犯罪心理与话术陷阱,这种逆向学习不仅激发参与热情,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当学生们用拆解出的诈骗套路制作反诈手抄报、编写防骗口诀时,法治知识已从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探索。
103场活动、10万余人次参与,从识破网络诈骗的“千层套路”,到应对校园欺凌的“法治锦囊”,《民法典》化作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导航仪”,引导师生走稳法治之路。
探索应用AI工具 提升矛盾调解效率
“用AI查法条,效率比翻书快十倍!”在“法律明白人”培训中,DeepSeek智能工具的应用让法律明白人大开眼界。数字赋能下,AI工具成为“移动法律智库”,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取法条、案例,大幅提升调解效率。
在一起施工人员遭撞致死案件中,交通事故与工伤责任交织,情况复杂。法律明白人团队迅速启用AI工具,当场检索《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工伤保险条例等关联法规,结合类似判例制定调解方案。经协商,企业同意补偿死者家属72万元,肇事者赔偿由保险承担。高效的处理方案让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
钟祥市依托“理论+实践+技术”培育体系,2000余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钟祥的大街小巷、村头院落,他们或是“板凳课堂”上的普法先锋,用方言土话讲透法律知识;或是矛盾调解中的“和事佬”,以法理情融合化解邻里纷争。这些法治“火种”,正以燎原之势点燃基层群众的法治热情,让法治成为平安建设的“金钥匙”。
通讯员:李程诗梦
一审:刘冰洋
二审:袁李娜
三审: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