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5日晚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
新冠疫情不再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病毒从此彻底消失了吗?
NO!!!
WHO的此次宣告
并不代表新冠病毒已消失
也不意味着疫情彻底结束!
近期
“二阳”频频冲上微博热搜
有报道称
部分城市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
“二阳”病例增多?
再感染的风险增加?
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些信息
心里可能出现问号了
别慌
让妮妮来帮大家
解答心中的种种疑问
据国家卫生委组织专家研判,短期内我国不会出现规模性疫情,也不会对当地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转造成明显冲击。去年年底感染的人群,目前还存在有效地抗体保护,即使再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
有专家表示,大部分患者都是“首阳”。这是因为对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体内抗体仍处在较高水平,因此当前“二阳”的感染风险还是比较低的。
但是——
对于距离上次感染已超半年时间左右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他们的抵抗力下降可能会更快,当面对XBB这种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毒株时,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仍会相应增加。
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新加坡等地的真实世界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
这说明:
1.对于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或者依靠接种新冠疫苗获得免疫屏障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免疫保护力逐渐下降;
2.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可以突破以往的免疫屏障,就会造成新的变异株感染。
这就是出现“二阳”的根本原因。
“二阳”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和全身酸痛等。如果你和家人出现了上述不适,可自行抗原检测。如果抗原检测出阳性,请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一般来说,“二阳”症状相比“首阳”轻一些,以对症处理为主。“二阳”居家休息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发现症状有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对于高龄老人、有严重基础病的重症高风险人群,如果发生感染,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如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值,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送你“防阳神器”
助你“见招拆招”
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您是否“阳过”,都需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常消毒、保持1米社交距离,做到这些能有效保护自己避免再度感染。
科学佩戴口罩
今年4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关于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对于佩戴口罩的不同场景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新冠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不强制戴口罩≠不需要戴口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简单高效的措施。
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居家时,保持室内日常卫生,定期开窗通风;出游时,遵守咳嗽礼仪,注意手卫生,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外出活动首选户外场所:对于家中老人和孩子,外出时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出行首选户外郊游踏青,放松身心。
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每日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时,可先行抗原检测,并居家隔离休息,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为提高人群的群体免疫能力,补齐不同人群的免疫水平差距,我们仍需要加强疫苗接种,共筑免疫屏障。根据《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要求,妮妮建议2大类4小类目标人群,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全面筑牢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