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个儿,独臂,大眼睛,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1岁的卢俊华是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残疾人联合会专职委员,钟祥市义工联副会长、执行秘书长。因为一次偶然事故,让他失去了右手,“独臂侠客”这个绰号一晃就伴随了卢俊华18载。虽然人生充满荆棘,但卢俊华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责任、对朋友的信任,打破“心门”,以“爱”化“剑”,在基层残联工作中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现在处得比亲兄弟还亲。”谈及卢俊华,家住郢中城区的残疾青年李万山交口称赞。李万山瘫痪多年,虽然一直坚持康复训练,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情绪十分低落。得知这个情况后,卢俊华每隔半个月都要到他家去看望,和他聊天谈心,知道他想尝试做十字绣时,卢俊华专门请来十字绣老师,手把手地教,让李万山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
“在他没来之前,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封闭自己,从来没有考虑其他,我也不愿意走出去,什么也不想干。我感觉自己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别人看我都有异样的眼光,接受不了。他来了以后,我才慢慢地走出去,接触十字绣,接触社会上的一些人。现在最开心的就是我感觉自己成为了社会中的一员。”如今的李万山脸上有笑,眼里有光。
2004年卢俊华在东莞一家五金厂打工时意外受伤,导致右上肢残疾,“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以后道路该怎么走?”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后来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陪伴下才渐渐走出“泥潭”,变得坚强起来。“当时我的工友利用元旦的时间在医院陪伴了两三天。他开导我说,虽然现在你缺了一只手,但头脑还在,只要振作起来,依靠脑力发掘潜力勤奋努力,相信你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一番话让我非常受触动。再加上回到家以后看到父母受累的样子,什么活都不让我干,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我的情绪,看到这个,我就想我不能成为父母的累赘,要干点什么。”
爱,让卢俊华感受到被助的温暖,也让他有了助人的欲望。此后,卢俊华每天坚持学习,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费参加了首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还加入到了义工的行列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更多的人。
2014年12月,卢俊华被九里回族乡残联聘请为残疾人专职委员,身处基层残联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的就是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兄弟姐妹,卢俊华从自身经历认识到,与残疾人沟通不像普通人之间的交流那样简单,需要更专业的心理知识,才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于是卢俊华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时刻鼓励自己,要多动脑,用真情,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残障人搭建平等参与社会的平台。
义工和基层残联的工作经历,让卢俊华深深感受到助残世界的神圣。从最初的心理疏导到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公益,主动融入社会,自2007年以来他先后帮扶60多名残疾人走出心理阴影,义务陪伴30多位孤残孩子,组织120多场助残活动,用实际行动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不仅如此,卢俊华还不忘给孤独老人、贫困学子送温暖,每年参与管理收集发放100多名贫困学子助学善款,无论走到哪里,卢俊华都会把好事做到哪里,把微笑带到哪里。 “当别人接受了我们的帮助以后,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脸,或者说一声感谢的时候,或者由陌生人变成‘亲人’的那种感觉,我就有一种爱的滋养的感觉,内心深处感到一种升华和幸福感。” 卢俊华说。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记者:李璐 任凯
编辑:周霵
审核:袁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