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位评论界大咖聚首华中大,与多学科教授跨界研讨新闻评论的生活化转向

长江云报道 11月6日,第二届新闻评论东湖论坛暨第三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在东湖之滨的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文汇报、财新传媒、湖北日报、深圳特区报、证券时报、齐鲁晚报、人民网、澎湃、腾讯等众多媒体的三十多位专业评论员会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会议室,与该校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知名教授,围绕“意义、故事与新闻评论的生活化转向”的主题展开讨论,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评论专家也与会研讨。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詹健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刘久明致辞

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詹健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刘久明致辞,他强调,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新闻评论教育的高地,就在于新闻学院在评论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并进之路,坚持开放的新闻评论教育模式。他在致辞中以“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八个字形容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强调要在新闻评论教育改革中不断自我革新,继续优化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吴昂致辞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吴昂赞扬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教育上所取得的成果,赞成华中科技大学实行开放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勤奋写作,继续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正义的声音。他感谢华中科技大学领导阿里巴巴集团回报社会的机会,表示将继续资助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认为,各界同仁齐聚华科,共同探讨“意义、故事与新闻评论的生活化转型”,这是学界的盛事,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各种媒介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无孔不入,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培养更多有情怀、有责任、有高度、有眼界和大局意识的新闻评论员是高校和专业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职业传媒人要能够从生活中寻觅、发现有价值的故事及其意义,要讲好故事,阐明故事的价值与意义。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评论员王石川致辞

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王石川从一位受聘老师的立场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认为新闻评论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金字招牌。从华科大走出的媒体人已经形成“荣誉共同体”,这很难得。他在发言中恳切表示,开放教育建设会中的“开放”二字尤其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开放无论是对个人、国家还是高校,都大有裨益。此外,他还殷切表示,希望华科大在教育改革中,不仅要“开放”,而且要“放开”,放开步子,大胆向前。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顾建明说,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讲求逻辑与历史统一,落实下来就是与业界密切合作,实行开放的专业教育。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传统,也是我们在新闻评论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坚定不移的方针。他认为,新闻评论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创意性地表达有价值意见的公民。目前,我们的新闻评论教学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点得益于开放教育的办法。华中科技大学正致力于建设新闻评论教学、研究和写作批评的国内高地。

上午的“跨界圆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主持。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家李俊国教授、哲学系西方哲学专家张廷国教授、社会学系政治社会学专家吴毅教授、新闻评论学马工程专家赵振宇教授等与评论界大咖就新闻评论的生活化转向的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授们就新闻评论如何运用理性揭示事实真相,如何去蔽,如何发现生活的意义,如何叙事,如何认识经济现象,如何解释社会现象和政治道统等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

财新传媒编委、《中国改革》主编杨哲宇发言

在圆桌论坛时,财新传媒编委、《中国改革》主编杨哲宇认为新闻人理应“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指新闻人当有一种理想和情怀,“立地”就是要立足于实际与生活,并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沈彬发言

知名媒体人李勇(十年砍柴)发言

随后,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沈彬、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陈栋、知名媒体人李勇等与学界专家进行了讨论。

在下午的“行业论剑”环节以“评论意见的水平与表达策略”为主题展开讨论。吴昂先生提出,要把握好新闻业的“变与不变”,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引发与会专家和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开放教学”环节围绕“意见领袖的责任与素养”主题展开对话。易保山、赵強、毕舸、陈栋、黄小鹏、李勇、沈彬、王石川、杨哲宇、吴昂、庞勃、刘义昆、李莉霖、沙元森、周成洋、戴锦生等,就研究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会场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本次会议给予了支持。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田思凤 通讯员 韩中锋 张樱子 陈婷婷 责任编辑 晓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