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华文媒体看湖北之五: 养生山水 长寿钟祥

 

2018年10月20日,来自世界各地“一带一路华文媒体高层看湖北”采访团成员来到湖北钟祥市,对钟祥进行了深入采访。

钟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钟祥撤县设市。钟祥境内长寿人口众多,为世界长寿之乡。钟祥还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诞生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采访团成员,首先前往洋梓镇高林村采访百岁老人申学云。老人的养生之道,让华文媒体负责人大开眼界。

申学云的侄儿申正国说,百岁老人生活习惯好,一餐可以吃三两饭,有时还能够喝一大碗酒加两个馒头,饭量不错。平日里晚辈孝顺,这样也好,那也行,都听老人的。他还说,钟祥这里空气好,土壤里富含硒,这些都是老人们长寿的因素。

小辈们平时总是让老人心情舒畅,他想要什么东西就给他什么东西,有点小病就赶快带他去医院看,一个人心情好了自然身体就好了。

采访团成员采访结束时,还帮五代同堂的申学云全家拍起了全家福。

钟祥自古为长寿之乡,人瑞聚集。南北朝时期就因长寿老人多而得名“长寿县”,县名一直沿用1061年。目前,全市有百岁老人109人,90岁以上老人3273人,80岁以上老人27600人,人均预期寿命78.92岁,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十倍,全省三分之一的百岁老人在钟祥。是首批中国长寿之乡,是第一个在联合国老龄所被国际权威组织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

采访团成员还前往参观了万紫千红植物园,中国汇源生态产业园。

午饭后前往钟祥博物馆和明显陵,莫愁村参观采访。

2018年5月21日,钟祥市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

截至2018年5月,钟祥市采取政府引领、资金扶持、搭建平台等措施,打造绿色、生态、高效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通过设立双创基金、奖励机制等办法,为农村双创企业和创客争取贷款和社会资金18亿元,建成了一批双创基地和双创平台,双创主体达到2316个,产业涉及农产品加工、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互联网+”等一二三产业,带动5万多农民就业,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

钟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山丘湖兼有,林泉洞并存。全市有各类景观233处,国家4A级景区3处,拥有大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大口国家森林公园、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级生态景区,全国、全省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湖北旅游名镇1个,湖北旅游名村2个。

在钟祥一天的采访安排得满满当当,采访团成员,说回去以后要好好消化,多写稿子,宣传好钟祥。

 

来源:意大利侨网


制作:周霵

审核:李忠会

(作者:钟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