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里破旧的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一排排新楼房拔地而起;泥泞难走的乡间土路早已告别历史,一条条快速通道贯通各个村落。春风化雨,40年来,长滩镇绘就改革开放的最美画卷。
基础设施大改善

1988年,长滩镇村民彭克玉最头疼的就是交通不便。去县城赶集,只能坐着破旧的班车在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而现在,多条水泥路交错纵横直通家门口,从长滩开车到城区只需五十分钟的车程。
20年来,长滩镇15个村子的多数村民实现安全饮水,吃井水的日子从此成为过去式。
电网改造工程让村民赶上了网络时代的潮流。
乡村“颜值”大提升


走在长滩镇,黑色的沥青路宽广畅通,精致的路灯和绿意盎然的四季桂交错点缀。
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物化,“五化”行动让镇容镇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环境大变样。
近年来,长滩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整治村庄环境,接连打造了桥畈、大洪、同心、先锋、毛潭等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驱车在长滩,映入眼帘的是路林交织、格田成井、优美自然的新农村景象。进入集镇,穿过镇区,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层林尽染间镶嵌着富含农家韵味的特色小景观。
特色产业大发展

2012年,长滩镇引进杨梅种植产业,流转集体荒山5000亩种植杨梅,着力打造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田园综合体。经过6年的发展,长滩镇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杨梅种植基地。
今年6月12号,长滩镇举办了第二届杨梅节,先后吸引市内外游客15万人次前来采摘游玩。今年,杨梅体验园已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20多家,增加务工收入过百万元,全镇发展杨梅种植3万亩。
水稻种植也是长滩镇的优势产业之一。2014年成立的春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插秧育秧、种植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今年春耕以来,合作社共为周边地区提供了5.5万余亩大田机插秧苗服务,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25万亩,实现秸秆还田作业7万亩,加工销售“长寿稻”优质大米200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服务。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长滩镇不仅要富要美,更要持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滩镇将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积极作为,生动实践。“红色南山,绿色长滩”,一幅更加美丽的改革开放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编辑:李忠会
制作:周霵
审核:李忠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