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小美好,一路有馨香

 

秋日午后,一碗温热的杨枝甘露下肚,椰浆的醇厚裹着西米的Q弹在舌尖化开,那股清爽甘甜,总让人想起为寻一口地道风味,驱车奔走在公路上的惬意——原来路的意义,早已藏在每一次与美食的相遇里。

沿着347国道转进客潜线,乡镇老街的烟火气扑面而来。点上一碗正宗的农家鸡汤面,土灶慢炖的鸡汤浮着金黄油花,配上刚出炉的火烧面粑,咬一口满是麦香与酥脆,再抿一口店家自酿的糯米酒糟,清甜里带着微酸,这口独有的家乡味,总让人格外安心。低头嗦面的间隙,才发现眼前的路早已换了模样:新铺的沥青路面平整得看不见接缝,橘红色的养护工人正俯身补划标线,路边新栽的樟树身姿挺拔,连风吹过都带着草木的清香。原来这口“家乡味道”背后,是畅通又好看的路悄悄把温暖送到了舌尖。

这条路,变的不只是模样,更是村里人的生活。从前客潜线、文沙线、胡北线、新曙线这些乡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村民赶集要背着竹筐走上几里地,如今水泥路直接通到田间地头,快递车、收购车直接上门收货,村民的农副产品销售再也不用“等客上门”,对着手机直播就能卖向全国。“路通了,好日子就来了!”村口晒太阳的老人们常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愿意回来了,开民宿、卖特产、搞养殖,连城里人都爱周末来这儿吃农家菜、逛田野,曾经冷清的村子,如今满是热闹劲儿。

一份美食记着一段乡愁,一条公路连着一方幸福。就像那碗秋日的杨枝甘露,甜的是舌尖的滋味,暖的是公路串联起的烟火日常。钟祥的公路上,不仅有美食的馨香,更有村民们的笑脸、乡村振兴的脚步,每一段路程,都是向着幸福延伸的方向。



 



作者:鲍玲玲

 


(作者:鲍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