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国关工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决定:授予北京市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599个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尤娜等1397名同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钟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钟祥市关工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合“五老”力量,助育、助困、助业,擦亮寿乡晚霞映朝阳的品牌,实施关爱育人行动,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机制 筑牢关爱组织网络
出台《钟祥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任务清单》,建立党建带关建的工作机制,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保障机制,健全建强班子队伍。截至目前,市乡村(社区)建立关工委组织582个,学校建立关工委组织103个,实行了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的比例达85%以上。
搭建平台 汇聚“五老”关爱力量
搭建思想教育平台,拓展关爱服务平台,建立“五老”工作平台,组建了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帮困助学、产业育人五个工作室,设立“五老”工作站点28个,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组建思想道德法治宣讲团、助学帮困爱心团、产业育人“五老”专家团,吸引了全市1200余名爱心人士加入,形成了强大的关爱合力。
聚焦“三助” 深入推进育人行动
持续推进铸魂育人行动。组织“五老”宣讲团、事迹报告团深入学校、机关、社区开展主题宣讲,每年达20场次以上。接力开展助学帮扶育人行动。发挥“杨建成帮困助学工作室”引领作用,动员156名爱心人士结对帮扶236名学生,年均资助金额超100万元,帮助65名困难学生圆大学梦。联合市教育局募集资金1000万元,成立钟祥市莫愁教育发展基金会,组建“莫愁爱心”团队,发动615人与610名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坚持开设关工委假期“公益课堂”,40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深入实施“回归关爱”助力乡村振兴产业育人行动,组织50名“五老”专家团队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累计解决难题700余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90余场次,培训青年农民8000余人次;连续三年召开产业育人现场推进会,认定3个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和27个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记者:何志琛
编辑:周霵
审核: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