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外地打工,一年就回一次家,现在骑电动车5分钟到厂,晚上还能给娃辅导作业。”近日,在柴湖镇大柴湖新城社区制鞋厂车间内,42岁的李娟麻利地接线头,眼角的笑意藏不住——这是柴湖移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生动写照。
据悉,这家制鞋厂已入驻大柴湖新城社区配套房3年,带动近170名像李娟这样的留守移民就业。6年前,柴湖移民搬迁至新城时,不少人面临“守家没活干,出门顾不上家”的两难困境。2022年,大柴湖城建公司盘活新城闲置配套厂房,引进一家制鞋厂与一家制衣厂作为帮扶车间,既激活了闲置资源,又提供了适配岗位。车间岗位多为轻体力活,尤其适合留守务农或无业妇女。
“计件工资,工作时间灵活,车间夏天也不热,每月能挣近4000元,不比外面少,还能照应老人孩子。”58岁的王女士算起生活账,她与妹妹都在厂里上班,家中两亩地被租赁给蔬菜种植承包户,日子过得踏实安稳。3年间,两家工厂的员工从最初近30人增至近200人。
夕阳西下,大柴湖新城社区逐渐热闹起来。结束一天工作的员工们结伴骑车归家,欢声笑语不断。这个曾受就业难题困扰的社区,如今因邻近企业入驻而焕发勃勃生机。对移民群体而言,一份稳定工作、一个团聚家庭,便是心中最朴实的满足。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通讯员:吴锐、乔粉
编辑:周霵
审核:林雪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