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大笼养蛋鸭基地 10万只水鸭住进“公寓”成“舍友”

钟祥市鸭仙知农牧养殖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日常巡检智能鸭舍。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周勇 汪龙 安帮友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提起鸭子,人们会立即想到其戏水的场景。生活在水里的鸭子能不能上岸,像鸡一样笼式喂养?答案是肯定的。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钟祥市鸭仙知农牧养殖产业有限公司,探访最近建成投产的荆门首个、湖北最大笼养蛋鸭基地。

走进基地,没有连片的水面,只见一栋栋整齐排列的鸭舍。鸭舍内,一个个鸭笼层层叠叠,投食、喂水、调温、清粪、捡蛋等全部自动化。蛋房内,工人将一个个鸭蛋收集打包,随后装车销往广州、上海。

2023年,厂长郭中平和几个经商的朋友一起返乡创业。正愁创业方向时,一个笼养蛋鸭技术的视频引起他的注意。

喜水的鸭子还能在笼子里养吗?郭中平和朋友一起到广东、福建等地考察。“市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需求大、价格稳定。”郭中平说,笼养蛋鸭技术已较为成熟,可以实现蛋鸭养殖规模化。

随后,郭中平和朋友回到钟祥,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蛋鸭养殖基地,2024年投入使用。基地占地25亩,已建成3栋鸭舍,养殖蛋鸭10万只。

“传统的蛋鸭养殖场,存栏量都只有一两千只。”荆门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副主任石晓宇介绍,传统蛋鸭养殖需要一定的水面,规模无法提升,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而笼养既不受水面限制,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水鸭子是如何被赶“上架”的?

“鸭子喜水,让其上架,实现规模化养殖并不容易。”鸭仙知副厂长杨柄说,鸭子野性大,对环境敏感,被关进笼后,不饮水、吃料或乱撞,都会造成死亡率高或产蛋率低。

去年,第一批青年鸭买回后,由于不适应笼养环境,在笼中不饮水、吃料,产蛋情况不好。通过不断摸索,工人先将青年鸭放进过渡棚,让其“学会”饮水采食后再放进鸭笼。现在,笼养蛋鸭都可以正常饮水、吃料,并且产蛋率正常。

“鸭舍温度维持在20℃,湿度在60%。”杨柄说,太热或太冷都会导致鸭子产蛋量减少,传统散养的蛋鸭产蛋期通常为6—8个月,而恒温条件下,90%的蛋鸭产蛋天数达280天,较放养鸭产蛋期长30%。饲料自动化精准投送,饲料利用率较传统养殖提高15%;中央集蛋线替代传统人工收蛋,破蛋率低、洁度高,每斤售价比普通鸭蛋高0.4元;鸭粪通过传送带运出鸭舍,制成有机肥,不污染水体。

“这种规模化高效养殖是大势所趋。”郭中平说,以前养鸭,一名工人最多养5000只,而现在,一栋鸭舍存栏3万余只,只需一名“鸭管家”。公司还计划新建一栋12层的鸭舍及鸭蛋、板鸭加工车间,投产后可年饲养蛋鸭33万只,年产鸭蛋7000吨。